书名:《春秋》 作者:顾颉刚 出版社:上海人文出版社
作者简介:
顾颉刚先生(1893—1980),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曾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主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北碚修志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边疆学会理事长、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社长、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等职。1954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点校工作。
内容简介:
公元前712年,鲁国大臣羽父派了一个刺客,将鲁隐公刺死。公元前611年,襄夫人派了一位刺客,将自己的孙子宋昭公刺死。公元前607年,晋国权臣赵盾的族人,将晋灵公刺死。类似这样的弑君故事,在春秋时期为什么频频上演?春秋五霸谁最名副其实,谁是徒有其名?戎狄蛮夷是如何渐渐融入而成新的“华夏”?古代的贵族是文质彬彬的君子还是赳赳武夫?春秋最著名的美食是什么?……
钱穆的伯乐,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白寿彝等史学大师的老师,在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着第一把交椅的历史学家顾颉刚与其弟子历史学家童书业一起,带着满腔诚意轻松开讲。原来,春秋,是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是不同种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的时代,是封建制度走向奔溃的时代……
经典语录:
1、宋国人抱怨宋襄公,襄公却道:“君子不杀已经受伤的人和老人;乘险隘去压迫敌人,是不合古人行军之道的。寡人虽是亡国之余,也绝不肯攻击尚未列队的军队!”宋襄公这种迂腐的话,正是后来墨、儒两家“王道”“非攻”等等话头的老祖宗。
2、“多难可以兴邦”,这话确是不错的。
3、孔子主张以健全的智识,不怕的勇气去推行那同情心的道德,这才算完人。
4、孔子首先对人性加以研究,他以为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环境的不同而分歧了(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为环境改变的)。他有了这种观念,所以主张“有教无类”。
5、晋人用吴制楚的方略得到相当的便宜之后,楚人也来模仿晋人的榜样,引动越国去牵制吴人。
6、自从有了农业,人类开始定居,才有余暇来做别的工作,所以高等文化是随定居的生活而产生的。
7、春秋,是个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时代。这时代的思想,便是由神本的宗教进化到人本的哲学;同时各项学术研究也都渐渐脱离宗教的势力而独立。我们研究春秋时代的文化史的结果,终于不能不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