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图书馆成立于1978年。2006年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款和我校自筹资金建立新馆,于2009年启用。吕梁学院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术和育人活动的重要机构,是学校服务师生的文明窗口。
图书馆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有三部一室:文献资源建设部、流通部、参考咨询部、办公室。有各类阅览室18个,小组研讨室12个,另有系部资料室15个。现有职工24人,其中硕士5人,副高以上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
图书馆积极调整和优化文献资源的布局,纸质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并重发展,建立了以工科为主,集文、理、工、经、体、艺等多学科为一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纸质图书140.3万册,现刊235种,自购和租用电子图书147.5万册。此外,学校还拥有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读秀百链、万方数据库、百度文库等电子资源10个,通过超星“发现”系统实现了读者对纸质图书、中外文期刊、博硕士论文、报纸、标准、专利等各种文献的一站式检索。
图书馆实行藏、借、阅、咨、检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提供阅览座位4456个,周开放时间达101.5小时。图书馆积极营造书香氛围,优化微环境装饰,努力打造洁净典雅的书香图书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气息的熏陶;通过开设小组研讨室,读者沙龙等,为读者提供休闲讨论的空间和研究平台,在空间布局上充分体现学习中心的多样性、个性化。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我馆在很多工作环节不断开发拓展服务功能,如图书馆微信平台、移动图书馆、电子阅读机、朗读亭、影视报告厅、远程访问电子资源等,做到网络资源24小时服务不间断,随时随地满足读者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需求。通过RFID技术,实现了图书自助借还。
图书馆开展多样化读者服务活动,优化服务手段推动全民阅读。举办“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底蕴;开展信息素养培训,多渠道提升读者信息素养;举办地方影视欣赏,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与传播。
吕梁图书馆将继续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完善智慧管理平台,提升馆员信息服务水平,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整体化发展和全方位服务,打造“书香型、数字型、智慧型、特色型”的图书馆。